余杨元,余杨元讲师,余杨元联系方式,余杨元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未来学金融证券学导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余杨元:道家思想与管理学
2016-01-20 55302
道家中看到的管理智慧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能例外。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顺性无为的管理原则

老子提出:管理者无为,人民自然就自我化育;管理者好静,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管理者不无端生事,人民自然就富足安康;管理者没有私心贪念,人民就自然纯洁朴实(“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坚守“无为”的原则,只有无为,鼓励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治理天下才不会遭受失败;只有不固执己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治理天下才不会蒙受损失。

管理者好比驭手,下属好比马匹,组织好比马车。马车是靠马在跑而不是驭手在跑,驭手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和指挥。马车的速度取决于马匹,组织的效益则取决于其成员的努力。

无为无不为的管理过程

道家说无为,又说无不为。在这里,“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所谓的“无为”,指的是不要将自己的私欲、私念强加给外部事物,不要人为地、故意地造作。在这个意义上的“无为”,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做,而是依循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为而有为的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道家还设计了“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这里所谓“上”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所谓“下”,则指除了最高领导者之外的所有的组织成员。“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体现了组织分工的重要原则。不管一个组织是大还是小,都必须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

老子十分反对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者干预下属的工作,就像一个外行的领导者,却要代替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脚的。一个组织必须分工明确,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必须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组织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企业家学会以“心”制“窍”,以“道”驭“事”,可以摆脱事务主义,统揽全局。

与“上无为”相对应的是“下有为”,即一般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于运作具体的事务,对组织及其最高领导者所制定的目标、理念、原则进行具体实施。

无私用柔的领导品质

要在管理活动中做到“无为而治”,这对领导者的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无私无欲的道德境界、居下用柔的修养原则、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等。

无私无欲的道德境界

道家的“无私”就是没有私欲、没有私念,即不偏私,对任何事物都一律同等看待。管理者的所谓“私”,并不是一己之利的小私,而是“大私”,即所谓治国安民,成就事业之个人理想抱负。要实现这一宏大的理想抱负,就必须抛弃常人利益与欲望这类“小私”。

高明的领导者,不是积累钱财货物,而是积累道德仁义。因此,老子告诫领导者不要贪心,要知足,即要求管理者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时要适可而止。道家又把这种懂得知足而不贪婪的为政方式称为“持盈之道”。

居下用柔的修养原则

在道家思想中,下、贱、弱、柔等都是道的特性,管理者应当遵循并将之作为自己心性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老子认为,管理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应该有一种甘居“下”与“贱”的心态,将居下守贱、示弱用柔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居下守贱、示弱用柔既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法,一种领导的智慧,更是管理者自我保护的法宝。《文子·符言》解说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时指出,作为管理者,存在着三种祸患:爵位高,会遭到别人的妒忌;官太大,会遭到别人的憎恨;报酬太丰厚,会遭到别人的怨恨。怎么办呢?文子告诫说:爵位越高,就越要谦卑;官越大,就越要小心谨慎;报酬越丰厚,就越要广济博施。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

对于领导者来说,居下守贱也是获得人心归向的一种手段。历史上“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历来被人们作为居高谦下的典型。

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

与居下用柔修养原则相关,老子提出“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要求。在他看来,领导者的外在行为举止应该是: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

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我矜持,都是一种有意的行为,即有为,是一种“争”的心态。在老子看来,事物总是相反相成的。一个人越是拼命追求某样东西,越是得不到这样东西。因此,不妨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不与人争,委曲求全。委曲反能求全,屈弯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

例如面对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采取“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的策略。在此策略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就是满足用户需求,获取有价值订单。

“争”,需要对手;而“不争”,是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而这也就意味着创新。
不争,绝不是消极以待的哲学,绝不是无所作为、甘愿落后的思想,而恰恰是在更高程度上的“争”。在于以“不争”泯绝那些形名之争,而得潜在的大势态,“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广州站 g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