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笙,张靖笙讲师,张靖笙联系方式,张靖笙培训师-【讲师网】
张靖笙 2019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靖笙:认知创客教育的必然
2017-02-05 3075

      当前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教育方兴未艾,我之前对此一无所知,去年十一月在朋友引导下有缘参加佛山教育局的启蒙培训至今,经过半年时间的接触和学习,虽然不敢说有什么很透彻的了解,但是对这种教育的理念和形式也深表认同,随后自己也不断投入资金和时间去尝试和体验各种Ardunio硬件和传感器,摸索Scratch和Mixly等软件,慢慢有了一些体会和想法。前几天(6月6日),依托这些投入和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经验,在工作室我和女儿创办了STEM创客教育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目的一方面是源于靖笙自身的研究和探索,另外一方面也希望把靖笙做培训师和咨询顾问的经验,云大物移智以及IBM智慧地球的知识与少儿启智兴趣教育的内容做融合的尝试,作为融合的成果将研发一些深入浅出的亲子课程, 对于这个实验,我女儿的参与和表现是这项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自然而然也成为这个实验室的联合创办人,虽然今年6月6日她才刚满三岁半。


      2016年5月28日在热心朋友的帮助下,靖笙去广州执信中学观摩了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在现场看到这些参赛同学们又讲PPT,又做操作演示的,那派头不输给那些在VC面前做路演的职业创客。作品就更不得了,Ardunio开源硬件加上各色传感器、3D打印、六方向机械手、手机APP、WIFI、蓝牙,几乎各种时下流行的高大上技术都用上去了,不再看看会场的标语还真让人怀疑这还是中小学生的作品吗?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应用丰饶时代,可是如果按凯文凯利在《必然》里面所说的,三十年后被人类广泛使用的科技今天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演绎他们梦想的巨大历史机遇。一方面各种科技的使用体验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另外一方面时代还需要他们创造更多前所未有的科技应用,在这样一个时间窗口,家长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悟性很大程度上左右孩子们未来的命运,这是我把创客教育定位成亲子课程的依据,对,创客教育就需要有家长的参与。如果我们说科技是社会巨大变迁的必然,过去三十年社会的巨大改变已经部分印证了这个必然性,而与此相对应的,基于STEM的创客教育就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于STEM教育来说,虽然起点很高,可是现实中价格和知识都不是门槛或者说障碍,家长的观念和想法才是真正的门槛,每个孩子都是梦想的天使,而扼杀孩子梦想的恰恰就是哪些所谓成熟的家长,这些家长往往非常理智地认识到任何一件自己不熟悉的新生事物这不行那不行,眼里看到的是这问题那问题的各种障碍,而非目标和梦想。如果说过去这样的家长只是磨灭了一些天才,而今天和明天的家长再这样做,是无异于封杀了自己家庭和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途。

      很多人会说,孩子考上大学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今天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应试教育上的问题,前几天也正好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关于应试教育的好与坏争议多年了,学生读书是为了考试,这是自隋朝开办科举一千四百多年以来国人习惯性的认识,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考试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所起到过的巨大贡献,起码对于社会公平竞争也是正面的推动,而另外一方面,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也的确是当前中国教育不尽人意的地方。而我想说的,恰恰是我们过多地把接触前沿科技的责任押在大学这个环节了,大学几乎就是高科技的门槛,如果不能迈入这个门槛,后面的人生基本上很难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进步的创新活动之中,充其量只能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而当今人类的每一个梦想和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大学也因此可以等同成梦想的门槛。


      反观我自己成长的道路,虽然我中学就读在本市最好的名校,但应该说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只是一个天资平庸成绩一般的孩子,因此什么计算机啊科学实验啊航模啊之类的兴趣组和我是无缘的。不是我不感兴趣,是当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条件有限,学校这方面的设施不能容纳太多学生的使用,因此能有资格参与的同学都是学习成绩比我好的,因此作为非典型的普通学生,我对于科技的体验往往只能是教科书中那些崇高的描述,其余近乎无知,有个笑话可以说明。高考前为了填报志愿的问题,父母带我去找班主任请教,班主任说现在计算机很热门,以后好找工作云云,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学计算机会不会让人变傻了,我当时也不知道计算机具体是什么东西,只是认为也就是个机器,整天和机器打交道的人应该会慢慢变傻的。而一年之后几乎我就为这句话自抽耳光了,因为从大学一年级学习了Basic并经过比较多的上机体验后,我居然不知不觉就沉迷起计算机来了。这里可能要补充说明一下,我是1991年上的大学,当年计算机可是很贵的,我开始真正使用计算机是源于华南理工大学二十七号楼那间微机室,那年18岁。从18岁到22岁,我完全是通过兴趣驱动的狂热自学,从考初级程序员,最后到大四通过水平考试成为高级程序员,这当然是后来成为IBM顾问的基础。我想如果我有条件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能接触到计算机和一些相关知识,我后来的人生会有多么大的不同啊,对IT的悟性和成就也应该大不相同了吧。

      从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人生对于探索兴趣最浓厚的阶段恰恰并不在大学,反而是五岁到十四五岁的少年时期,因为少年就是一个爱发梦的年纪,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成长到不怎么发梦、很世故和现实了,孩子天性中的创造心好奇心其实已经退化了。近年我作为商业讲师,也做过不少的成人培训,发现最难的地方不是在知识的讲授和呈现,而是在于兴趣的激发,成人教育的规律是没有兴趣基本上就是没有效果,而启发成人兴趣这方面往往很难,因为如果不是有要解决生活中或者职场上的现实问题或者为了创造新的事业机会这样学以致用的明确动机,是不会有太多国人愿意回到课堂认真听课的,往往很简单的借口就是没时间,其内在原因还是没兴趣。对于很多成年国民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活到老学到老”是知易行难的事情。


     回头再看看围绕高考而设置的教育体制,高考为了体现普遍的社会公平,是不会依据学生个性实现差异化的,这样也决定了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的知识体系趋向重复和同化、僵化和教条。去年我和教育局的朋友聊到这方面,她说很可怜现在的孩子为了高考读书都快读傻了,这个也反应了应试教育对于个性和兴趣的扼杀。高考作为社会进阶的渠道,这在高等教育资源还供不应求的我国无可厚非,可如果所有的宝都赌在高考上就是大错特错了。前些年,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公开发言中拷问,到底什么推动人类进步的基础性原创性创新现在是由中国人做出来的,中国人虽然很聪明,可现在影响人类生活的科技创新大多还是源于美国也的确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包括STEM教育,也是来自这个国度。虽然我对美式教育没有直接的体验,不过从旅美亲人分享的一些资讯,我看到美国家庭对于尊重孩子们异想天开的兴趣是远远超过我们的,美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体验一些可能我国大学生才初次接触的前沿科技成果,美国家长也愿意投入很多的时间和资源参与到孩子们创新探索的兴趣活动之中,这不才是培育创客最自然的土壤吗?反观我国很多家长,只会计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成果),却以各种理由逃离孩子学习的过程,言传不如身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把自己不做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既滑稽又可笑的心态又能培养出怎样知行合一的人才呢?一个对创新没有包容心和真切行动的家庭,能产生有创新情怀和能力的孩子的概率有多高呢?我们不能老迷信奇迹的发生,大部分情况下遵守常识才是真正的道行。创新已经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而创新的土壤还是离不开社会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共同培植,如果今天我国大多数的家长还把所有教育的责任都以各种表面成立的理由推到学校的身上,而不是自己参与其中、与时俱进行不言之教,这恰恰是创新在我国民间雷声大雨点小的根本原因。



      虽然现在STEM教育很潮,但我认为STEM教育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卖弄和不切实际的哇众取宠,STEM教育应用各种科技元素启发孩子们的梦想和兴趣,其目的和意义并不应在于让孩子们掌握这些器具的本身,而是通过这些给孩子们创造能更好地洞察和了解大自然的手段和方法,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领略和体悟大自然的天高地厚、广阔无垠、大美无言,这才是兴趣真正的源泉。

       因此,靖笙认为,创客教育的必然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自然而然。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广州站 g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