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希望找一个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甚至把这一点当作最重要条件,国企和政府事业机构往往是这类人就业的首选,这种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怀着这种心态的人前途可想而知。如今哪怕是国企也在不断改革,“稳定”的工作也必然会变得“不稳定”,铁饭碗的概念恐怕只会存在于历史中了。现代社会没有永久稳定的工作,付出艰辛才可能保证稳定,岗位的稳定是要靠勤奋工作来保证的,勤奋工作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英特尔公司的掌门人安迪•格鲁夫有一句名言:惟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这里不妨让我们套用一下:惟有“工作狂”才能生存。
说到“工作狂”人们往往对其有一种不好的印象,其实我所说的“工作狂”并不是指心理学中那种特定称谓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往往过分依赖职场竞争带来的成就感,并把工作夸大为生活中的一切,我所说的“工作狂”实际上只是把工作还原为工作本身意义的一群人,只不过在这个到处是懒散、叛逆、缺乏敬业精神的人群的享乐时代里,真正尊重工作并具有职业精神的人反而被视为“狂”了。
在西方,工作被认为是人类的天职,它是神圣的、美好洁净的、不容推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是天职,那么就应该以虔敬、勤奋、忠诚、主动、追求卓越等高尚的人类精神来对待工作,而那些懒惰、疏忽、委靡不振、不履行道德操守的所有工作表现,都会为人所不齿。
工作作为人类的第一天职,就如同采花造蜜是蜜蜂的第一天职,早起叫鸣是公鸡的第一天职,搏击长空是雄鹰的第一天职一样,而且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人类的天职更加伟大。并试图以此来推动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成长。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一步紧接一步的无穷推进过程:工作-追求-成长中的工作-继续追求-在工作中继续成长,正是由于无数个人类个体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到今天。
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敬业精神难寻,工作与生命信仰被严重割裂开来,工作不再被认为是人的神圣的使命,人们的工作时间在增加但责任感却越来越少,工作变成了仅仅是一种到达消费和享受的手段而已,这样的社会必然迷失在功利主义中而不可自拔。所以我们要提倡做一个新时代的“工作狂”,将自己的生命、热情和自我实现都融进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体验爱、美、和谐、意义与永恒。
有一个人,在一年中的每一天的清晨里,就开始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就是斯蒂芬•金,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而切断了他家的电话线,但现在,他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构思着,出版社就愿意支付给他高额的订金。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决很简单:勤奋工作。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独立日,并且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的是,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着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不停得工作给他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他自信地说:“我从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人送去灵感。如果没有多年来近乎苛刻的工作方式,斯蒂芬•金先生现在恐怕还在为电话费而发愁呢!
做一个“工作狂”很可能会吃饭没准点,睡觉没规律,对于身体来说这多少有负面影响,可是现在的心理学专家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工作不满的情绪甚至比没有规律的起居作息更有损健康,而对工作的满足感则对健康有利。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实在太多了:当一个人对工作投入巨大热情的时候,是整天神采奕奕、精力无限的,疾病也极少侵袭。“工作狂”正是这样的人,他们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全心投入,工作时间虽长,但他却感到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相反,一种令人感到无能为力而又没有安全感的工作,必然使人的身心状况处于低谷,这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个典型的“工作狂”。
他年轻时只要钻进电脑房,他就废寝忘食,不知疲倦。盖茨的同学说,他常在清晨时发现盖茨在机房里熟睡。盖茨也许不是哈佛大学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在计算机方面的才能却无人可以匹敌,他的生活极其紧张,三天不睡觉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他的导师不仅为他的聪明才智感到惊奇,更为他那旺盛而充沛的精力而赞叹。
在创业时期,除了谈生意、出差,盖茨就是在公司里通宵达旦地工作,常常至深夜,有时,秘书会发现他竟然在办公室的地板上鼾声大作。
正是凭借这种“工作狂”的精神,比尔•盖茨击败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最终创立了微软帝国。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固然良机处处,但也祸难遍地,危机四伏,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当你还年轻的时候最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在自己变老之前,拼命地去开拓事业、赚取财富。睡得太久就会有人抢先得到专利、升职、项目资金或市场份额。如果你离开这条高速公路,哪怕十亿分之一秒,你也将被彻底淘汰出局。所以,你一定要做“工作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