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〇〇〇年底至二〇〇八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由一千六百五十六亿元,上升至一万九千四百六十亿元,增长达十点八倍,次按危机爆发演变成金融海啸,但中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高速增长。
在金融危机最为猛烈的时刻,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增持量创下新高,同时一举超越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人。据美国财政部在本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透露,今年一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的金额增加了一百○七亿美元,而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债权国,目前持有约七千四百亿元的美国国债(一月份增持了一百二十二亿元),约占美国国债总额百分之六。
美国财政部至今发行了十点九万亿元国债,以融资各项刺激经济和拯救银行计划,天文数字加上继续高速增长的债务,令人担心美国最终会饱受高通胀煎熬,而美元汇价和国债价格则大幅下挫。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提及担心中国购入的美国国债的安全,要求美方保持信用;话虽如此,但形势比人强,中国继续购入美国国债的事实并没有改变。
中央领导人向美方表示中方的担心,在此敏感时刻,当然惊动华盛顿高层,包括总统奥巴马在内的一众高官高调回应。当此历史时刻,美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依赖发国债以支撑经济大局,温家宝总理的言论的确击中要害。事实上,即将在伦敦召开的G20 峰会,美国与欧盟各国正面交锋,这个问题肯定会再次出现.中国与欧盟态度一致的地方,是金融监管的体制必须大幅度改革,尤其要加强对杠杆比率极高的衍生工具投资产品的严格监控,避免金融危机再现,矛头明显指向始作俑者的美国。
然而,中国为何在重重隐忧之中仍然不断购买美债?专家认为,中国的储备规模在一万亿元左右已经足够,其余九千多亿元都可用作收益较高的投资;中国政府在〇七年九月成立了中投公司,开始进行储备管理多元化,但中投主要集中在投资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结果同样损失惨重。
金融市场秩序仍未恢复,在举世无乐土的现实底下,美元仍然维持其独霸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说:“我认为中国将会不可避免地购入美国国债。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央行不买的话,美联储不得不出面购买美国国债,这相当于直接印钞票,可能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中、日央行为代表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出现大量亏损。”
许多专家提出投资多元化,其中一项建议是趁低吸纳原油和大宗商品,但数字显示,今年一月内地进口的原油和大宗商品数量显著下降;在资源价格高企时一哄而上,价低时则放弃低吸的机会,中国显然缺乏全盘的买卖资源策略。除此之外,中国储备丰厚,可以向急需外部融资的国家提供美元贷款,让她们在中国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然后以人民币向中国央行购买美元,此举可以降低中国政府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但这种方法,前提是中国必须建立完善的远期外汇市场。如果不想“被迫”购买美国国债,中国是另谋其他良策的时候了.
不过,一种担心伴随而来,奥巴马上台之后,是否会推动更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是否采取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而增加美国国债的发行量?这些措施的效果能否挽救美国经济脱离泥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恶化、财政赤字扩大、市场信心丧失,美国的债务风险是否会逐步上升?
其实,中国外储与美债投资的关系是一场非常有趣的博弈游戏。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原因,本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藉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但当中国购买的美债愈多时,如果继续再买,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美国国债的回报根本不吸引,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使手上持有的国债,在账面上亏损一大截,加上因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数字将十分惊人。所以在购买美国国债的课题上,中国已进入一个两难的局面。
作者:翟建辉